01

全媒体:在具备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上进行不同媒体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全媒体是一个集合的概念。

新闻记者:广义,从事各类新闻内容、行业、报道的新闻采编人员,电视台制作人。狭义,专指那些直接从事新闻采访和写作,以新闻报道为主要任务的专职人员,也就是跑外勤的新闻工作者。

全媒体记者: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的新闻传媒人才。

02

记者的职责

1)报道新闻

2)反应情况

3)联系群众

4)处理好与编辑部的关系

记者的素质与修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文化知识修养

3)专业技能修养

4)体质修养

5)职业道德修养

03

新闻: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特点:1)真实 2)新鲜 3)及时公开报道

新闻要素:构成新闻的必要条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他们的英文单词首字母都是w,简称5w。

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级数越高,价值越大。

新闻价值要素:

1)时新性(时间新、内容新、形式新)

2)重要性

3)显著性(人物、事件、时空、空间)

4)接近性 地理、心理

5)趣味性 软新闻

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事实所包含新闻价值的能力,即新闻记者的悟性,是新闻记者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又称“新闻鼻”。

新闻敏感主要内容:

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政治敏感即政治洞察力)

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对受众需求,社会热点的判断能力)

3)通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对现象和本质、一般和典型的判别能力)

4)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5)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新闻线索:新近发生事实的简明的信息或信号。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信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可能成为新闻的或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某种事实所传达的信息,也可以说是已经或是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生的信号。

新闻线索的特点:

1)事实简略,要素不全,简略,概括,片断性。

2)事实概括不具体。

3)不确定,真假不明。

如何获取新闻线索:

一、从政府各主管部门获得

1)每一项新政策出台都是重要的新闻线索

2)重大政治事件需要传达政府声音

3)主管部门直接提供事件的线索

4)记者从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中获得新闻线索

5)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

二、基层通讯员和受众提供的线索

三、记者发现、寻找、挖掘

1)利用互联网寻找 2)从其他新闻媒体中发现 3)重视新闻热线 4)广交各方朋友 5)制定特殊日历。

04

采访准备的重要意义:

1)做好准备,是接近采访对象的第一步

2)做好准备,能尽快拉近与采访对象的感情距离

3)做好准备,会使记者成为写作的快手

4)做好准备,能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更好的发现和抓住新闻

5)做好准备,有助于开拓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采访的平时准备:

1)学习理论政策,认清当前形势。

2)了解全局情况,掌握社会动向

3)多方增长知识,扩大采访视野

4)广泛积累材料,适应工作需要。

采访的临时准备:

1)战术性准备:明确报道思想。选择采访对象。收集有关资料。拟定采访计划。物质准备。

2)报道思想:吃透上下两头,眼观四面八方。

采访计划:

1)近期报道思想

2)本次采访的目的要求

3)确定采访的地区、范围、部门、重点对象名单及先后顺序。

4)设计采访实施方案,个别访问、开座谈会、或现场观察。

5)确定报道形式,角度和初步选题

6)拟定具体的访问提纲。

05

1、正面提

2、侧面探:(1)接近性启发引导 (2)相似性启发引导

3、反面击

提问方法:

1.正面问

2.侧面问

3.设问法

4.追问法

5.反问法

6.错问法

提问注意事项:

1.提问宜简洁 2.宜具体 3.宜间接(变封闭为开放)4.宜深刻 5.宜自然 6.宜节制

记录主要内容:

1.记要点

2.记易忘点

3.记疑问点

4.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语言

5.记观察所得(写通讯可以写进去)

6.记记者的联想。

记录注意事项:

1.行与行之间的空白要留的宽一些

2.字迹应尽可能工整。

采访与写作的辩证关系:

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1)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映事实。

2)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

3)采访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新闻写作基本原则:

坚持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概念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也是新闻区别于其他文化体最基本的特征。

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确有其事

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3.新闻中引用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4新闻所反映 的事实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做一名优秀的全媒体记者

在互联网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事物迭出的今天,一个新名词悄然出现——全媒体。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由于全媒体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使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的满足,几乎成为了受众的“日用品”。

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很多媒体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有互联网从业经验,至少熟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信息采集、编辑和发布。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新闻从业者,必须自我转型为一名全媒体记者。

作为一名纸媒的文字记者,如何适应形势,快速转型为一名全媒体记者呢?毫无疑问,我们要掌握与运用全媒体新闻采集、制作技术,学会文字记者的采写编评,摄影记者的图片报道、现场抓拍等,以适应不同岗位的流通与互动。

首先,我们可以做的是,利用好个人的电脑、手机等终端,通过实践提升这方面的能力,积累经验,锻炼出新媒体业态下的实用技巧和技能。微信、微博等发布的文字消息都很短小,有的只有标题和副标题,反而是图片和视频占据了主要位置。

更详细的内容往往通过链接的形式,让需要阅读的受众可以单独阅读。我们可以在网上开设新闻博客,把报纸上放不下、发不全的声像、图文全部传到网络版或记者博客上,这样也可以做到报网互相补充、互相联动。

其次,要掌握不同媒介不同的形态特点和传播规律。文字报道要掌握翔实材料,展示内容的深度和逻辑性;摄影报道要抓取瞬间,展示事件的冲突性和现场感;视频报道要画面先行,叙事直接、生动、故事化、口语化;网络报道做到快速、及时、海量、多媒体,通过微信等手机报道时,要体现出移动性、个性化。

在面对每一次报道任务时,都尝试思考是否可以用全媒体手段去报道,或者哪一种手段更适合此类新闻报道,特别需要考虑站在用户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报道手段。

全媒体报道中有一类做法现在很流行,那就是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通过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才是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

这种做法看似很合理,却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一厢情愿的推送,在用户那儿很容易形成信息轰炸,导致阅读疲劳。

全媒体记者有时需要杜绝这种“一鸡多吃”的做法,而应根据用户的特征做出分割,切割出不同的部位对应地给真正喜好的人。

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在哪些方面使用文字报道,哪些方面使用动态影像,多大程度上使用手机媒体,多大程度上使用网络新闻,多大程度上使用图像图表,是用静态的线性来表现,还是用flash技术支持的动画来表现,是用滚动新闻现场直播,还是与用户互动采用网民提供的内容,这些是对全媒体记者综合能力的考验。

学会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并在媒体间自如转换,是对全媒体记者的高层次要求。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下载不完整: 可对比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若小于网盘提示的容量则是这个原因。这是浏览器下载的bug,建议用百度网盘软件或迅雷下载。 若排除这种情况,可在对应资源底部留言,或联络我们。

对于会员专享、整站源码、程序插件、网站模板、网页模版等类型的素材,文章内用于介绍的图片通常并不包含在对应可供下载素材包内。这些相关商业图片需另外购买,且本站不负责(也没有办法)找到出处。 同样地一些字体文件也是这种情况,但部分素材会在素材包内有一份字体下载链接清单。

如果您已经成功付款但是网站没有弹出成功提示,请联系站长提供付款信息为您处理

源码素材属于虚拟商品,具有可复制性,可传播性,一旦授予,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款、换货要求。请您在购买获取之前确认好 是您所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