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宝”事件,不仅暴露了银行产品的设计缺陷、风控管理失当,更反映了银行在投资者教育上的不足。
不过当前的投资者教育也面临难题,并不是照本宣科就能提高投资者对理财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认识。很多投资者教育的项目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却令人尴尬。
只关注“变现”,不关注财商
比如招行近期推出了一个“能变现的财商课”投资者教育活动,口号是“读招行社区,分千万现金”。只要打开招行APP点击进入“社区”栏目,就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分享社区内容、发布评论、关注作者四种方式获取单次100-500的“金币”,然后按照万分之一的折现率将“金币”折合成现金红包发放,完成当日任务能获得2600个“金币”,折合人民币0.26元。当现金红包超过1元时即可提现。
这个活动搭配的课程是关于财商教育、理财投资的文章,浏览量也不错,不少都显示阅读过万。比如一篇文章,1.6万阅读量竟有4000多的回复,但回复的质量却不太好,充斥着“打卡”“666”“好”,甚至是一个简单的标点符号。
回复这些无意义的内容,究竟有何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原来其中隐藏了一股薅羊毛的势力。不少专门组队薅羊毛的网站上,出现了招行财商成长计划的帖子,一则“羊毛线报”显示,有人在招行读文章分现金的活动中一天分到了4元现金。可见招行这个活动之前每日可以获取的金额更高,后来才逐步降低对用户的奖励。而在豆瓣帖子中,不少人都反映“收益越来越少”“每日金币不超过1元,不知何时能凑齐10元”等,却完全没有交流过“财商”“投资”等内容。
招行为了避免用户只点击却不详细看内容,在文章中内嵌进度条,要单篇打开超过一定时间才能获得“金币”,但这并不能成为用户“薅羊毛”的障碍。
“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意想之中的,不过或多或少也提高了APP社区的活跃度。”一位华东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另一位华东银行资管部门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尽管资管新规强调“盈亏自负”,但投资者教育执行还是很难,这也受到银行客户群的制约:“银行理财业务和投资者的特点紧密连接,理财资金基本来自于一批基于刚兑信仰、想要获得比存款利率更高收益的投资者。他们的心态是,回到银行定期存款1.5%的利率太低了,看不上。客观上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约束下,定期存款即便再有竞争力,天花板也在2%-3%。而理财业务定期产品收益率通常在3%以上,相对而言较有竞争力。这些投资者秉持着以往看待保本理财的心态。”
除了中行原油宝风波,截至目前没有其他银行自营公募类理财出现本金亏损的现象。除了收益率水平不断下滑之外,表面上仍与资管新规之前差不多,本金和收益基本能实现。
“一方面银行偏保守债权文化,另一方面银行也不敢在权益类方面狂飙突进,万一出现本金亏损,客户投诉到银保监会,监管部门问责下来,银行也是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来做的,处境会比较尴尬。”上述华东银行资管部门负责人表示。
今年3月,中邮理财总经理步艳红在《中国金融》撰文称,投资者教育难度较大。我国金融体系长期以银行为核心,基于资本市场的直接投融资发展相对落后,一方面形成了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预期,另一方面导致资本市场投资者具有较强的投机性。此外,大部分居民财富较大比例配置于房地产,仅有较小部分财富交由金融机构管理且波动大。由此,投资者在普遍满足于高收益类固收产品并习惯于投机性股票交易的惯性驱动下,缺乏寻求多样性的投资产品及通过专业机构进行财富管理的积极性。
步艳红还称,目前,包含理财子公司在内的资管机构,普遍面临缺少对客户的精准画像进而缺乏在产品端的竞争力。未来理财子公司转型发展,首先应该做好客户精准分类,进而针对不同细分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产品销售风险提示升级
根据监管部门对投资者教育的相关文件及规划,与投资者教育紧密相关的两大重点:一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对不同风险属性的投资者配置适合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二是对销售的金融产品,进行产品的风险提示。
在原油宝事件发生后,针对投资者的风险提示,部分国有大行开始做出改变。
5月12日,交通银行在官网通告称,拟统一调整个人产品风险等级名称和等级表述,以及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表述。这是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合规底层的条款,之所以大动干戈去修改,是因为要适应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产品定位,防止银行在销售过程中产生虚假宣传的现象,也防止了产生纠纷之后银行由于个人产品风险等级描述失当,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更新的版本中,减少了银行方面对保本的承诺、风险可控的强调,增加了对风险、收益波动的提示。特别是风险级数最高的6R产品的表述更改为:“该类产品风险极高,所投资金存在高亏损风险,收益或利益浮动且波动极大,投资者需要非常谨慎的产品选择、十分积极的市场监控关注相关风险。”三个“极”字强调的风险不言而喻。
“原油宝事件之后,客户敞口需要管理风险,也需要保证客户契约的严肃性。”一位交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另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原油宝”导致投资者“一夜暴负”之后,向客户推介产品时用词会更加谨慎,防止客户误解为保本承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