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趋势分析(健康产业回归基本逻辑,大破大立后三大趋势明确)

图源自视觉中国

2023年已接近尾声,疫情带来的脉冲式影响在逐渐退散,医疗健康的刚性需求在这一年恢复到了常态。三年疫情带来了一场高强度的全民健康意识教育提升,让健康管理、健康消费等赛道率先受益,也最快走向复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219元,同比增长17.1%,占同期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6%。与近5年来的数据对比,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占比创下新高。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此前也表示,“大健康”是2023年上半年的消费热点。

与此同时,关乎着人们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的大健康产业再次经受了多重考验,医保控费大范围、高频次、常态化的趋势恒定,上半年医【资 ;源 之.家.】疗反腐风暴席卷行业,产业纠偏力度加大,行业变革加深。

但行业中也在出现积极的新变化,一方面,中国创新药公司授权项目首次超过了授权引进的项目数量,创新药出海已经形成规模,另一方面,掀起各行各业技术迭代的大模型产品,在健康产业也多有新应用落地,这有望填补此前技术无法满足的市场需求,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在二级市场,大健康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冬季”,整体估值大幅缩水,但仍有“减肥药”等热门概念脱颖而出,而且此前疫情红利为部分企业带来的业绩高基数在这一年被不断消化,行业发展稳定性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今年三季度以来,健康产业回升势头明显,医药板块率先重建市场信心。从最新披露的基金三季报看,全部基金重仓持股中【资 ;源 之.家.】,医药持仓占比为12.18%,环比提升1.11个百分点,医药持仓比例已连续3个季度环比提升。

立足于巨大变化的历史节点之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有其稳固的的支撑逻辑,人口老龄化健康需求加剧,创新药鼓励政策频发,国产替代在各细分赛道如火如荼。大趋势之下,2023年的大健康产业的新变革将会为行业下一年的发展指明航向。

行业反腐进入后时代,企业调整持续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部署了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打击医药领域的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环节的腐败问题。

7月,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资 ;源 之.家.】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指出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处腐败,大力营造风清气朗的医药领域发展环境。

这次整治行动被从业者称为近二十年来最强医药反腐,一批典型案例集中曝光,据不完全统计,开年以来落马的医院“一把手”至少超过200人,更有多家上市公司掌门人被立案调查。医药反腐引发行业巨震,股市闻讯大跌,反腐事件也在大范围内引发了舆论关注。

随着时间推移,轰轰烈烈的医疗反腐似乎在淡出舆论主阵地,但资深医改专家徐毓表示,现在全国各地的医药反腐可能基本处于第二个阶段,有人觉得医药反腐好像“偃旗息鼓”了,实际上还在继续深入推进,只不过没有像第一个阶段时那样集中地曝光典型案例。

从医疗机构到企业,还都在持续推进【资 ;源 之.家.】反腐工作。近两个月内,多家医院对药械供应商展开了廉洁约谈会,仅从公布数据的医院来看,就有超过490家企业的医药代表参与约谈。

目前来看,反腐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在不断升级,曝光非法行为的同时,也在不断细化合规方案。为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更加详尽的“行事依据”,也是反腐后时代的重点。比如,针对医保基金的使用,各地智能监管子系统正在逐步落地,已初步搭建医保基金的全流程监管框架。

无论是医药购销腐败还是带金销售及回扣问题,均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经年滋长的顽疾,绝非一场风暴就可根除。中信证券认为,反腐深化及常态化后,产业深化变革必然带来医药整体的商业模式大幅变革以及集中度的大幅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进入2024年,医【资 ;源 之.家.】疗反腐将会继续推进,药械企业的商业模式还将继续调整,阵痛周期之后,整体也会进入更加规范化发展的营商环境。

中国创新药“名利双收”,出海迈入新阶段

对于国内创新药企来说,“出海”是近年来的热词,但在2023年,出海进入收获期,也成为越来越多本土创新药企谋求新增长极的必选之路。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相比于之前PD-1内卷而引领的第一波创新药出海热潮,2023年的创新药出海则是聚集在管线权益交易,License out(海外授权)模式成为本土企业重要的出海途径。

数据显示,在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在管线权益交易中收付的首付款比例已经从2.8增长到34.9,增幅超过10倍之多。另外,药智头条统计显示【资 ;源 之.家.】,今年前10个月,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40余笔,涉及金额超过250亿美元,其中不乏有交易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项目。

举例来说,5月8日,百力司康与卫材株式会社关于BB-1701达成具有战略合作选择权的临床试验合作协议,单项交易金额达到20亿美元。BB-1701是一款由百力司康开发的以艾立布林为毒素的治疗癌症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ADC创新药。

而ADC领域的授权出海也是最为炙手可热,规模、密度均超越其他药物类型,百力司康之外,还有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达成3项合作,豪森B7H4 ADC授权给GSK,康诺亚/乐普Claudin18.2 ADC授权给阿斯利康等等。

据动脉橙产业【资 ;源 之.家.】智库数据,2023年中国ADC领域License out总金额近100亿美元。

浦发硅谷银行指出,在和2022年同期授权出海项目书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今年的交易额为去年的三倍,这进一步说明了海外大药厂对国内技术的肯定。

ADC领域掀起了出海授权热潮,但从所有的License out交易药物类型来看,ADC之外,还涉及单抗、双抗、CAR-T细胞疗法、融合蛋白和小分子药物等。

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的本土药企有了新的“出路”,也给了准备撤离的医药投资人留下来的理由。在政策鼓励创新,国外巨头疯狂“扫货”的双重加持之下,为国内创新药赛道注入新希望。不可忽视的是,海外授权好消息频传的同时,也有“退货”事件不时传来,【资 ;源 之.家.】这也是接下来中国创新药出海最关键的潜在风险。

大模型技术革新,产业注入新活力

2023年大健康产业最不同以往之处在于,没有缺席大模型新技术的应用落地。

今年以来,在ChatGPT的带动之下,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进入了“千模大战”时代,在大健康产业赛道,已有几十款大模型产品落地,涉及医学科研、药物研发、智慧诊疗的各环节,还覆盖医疗设备运维、医院管理等领域。

智云健康宣布推出ClouD GPT,聚焦智能诊断技术;上海联通携手华山医院、上海超算中心等单位发布“Uni-talk”医疗算网大模型,以实现对跨区域异构算力的智能管控与统一编排;云知声推出山海大模型,并发布云知声发布了“手术病历撰写助手”“门诊病历【资 ;源 之.家.】生成系统”和“商保智能理赔系统”三大医疗产品应用;医联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国内首款医疗大语言模型MedGPT;等等。

当前,相较于其他行业,医疗大模型应用存在的挑战更多,首先,医疗行业特有的专业性与严肃性,对大模型产品提出了低容错率的高要求,其次,大模型产品大量的计算资源需要大量数据支持,这涉及到数据质量、隐私安全等问题,第三,涉及到大模型应用落地,配套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鉴于此,目前,对于医疗大模型的要求在于不能“无限大”,院内应用为时尚早。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模型技术的出现,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有需求匹配的应用场景或环节,包括辅助诊断、质【资 ;源 之.家.】量把控、患者服务、医院管理、药物研发等等,都在持续探索之中。

跨越疫情后关键的过渡之年,2024年的大健康产业会有何种新机会?哪些赛道会引领行业发展?二级市场能否坚定反弹趋势?不久将揭晓答案。

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深圳工业总会、济安金信、钛媒体联合举办的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峰会暨中国投资基金群星峰会,将于12月3日于北京盛大开启。

本次峰会以“创新驱动、价值导航”为主题,旨在探讨上市公司如何通过创新和价值来驱动自身发展,并引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专家、上市公司高管和基金公司高管,围绕一级市场新机遇、债务和需求之困、公募基金求变之路、数字化+AI的机遇和挑战等多个主题研讨,充分挖掘投资机【资 ;源 之.家.】遇和揭示风险,把脉投资方向。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